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据最新的业内爆料显示,上汽集团正在与华为展开合作接触,此次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。双方的合作有望打破华为目前与车企合作的三种主要模式。同时,上汽集团可能还将会对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子公司——引望智能进行战略投资。
对此,上汽集团方面回应表示,“有的话会做相关回应,但目前并不知情”。华为方面也未给出回应
打破灵魂论?
近年来,华为的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容。
而上汽的入局之所以备受关注,还源于一番高调的“灵魂论”。
2021年股东大会上,上汽集团前董事长陈虹表示:“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。这样它就会成为灵魂,而上汽就成了躯体。对于这样的结果,上汽是不能接受的,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
彼时的上汽,有实力,有资本。从2006年至2023年连续18年,稳居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宝座。即便是在技术领域,上汽也是联合了阿里巴巴、张江高科,手握两大王牌,实力不俗。
然而,短短三年时间,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崛起,迅速搅乱了市场的固有格局,一切都发生了改变。从最近的销量数据看,上汽集团其实已经失去了中国最大车企这个称号。今年前三季度,比亚迪销量累计达到274万辆左右,而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264万辆左右。
在销量暴跌的背后,利润也正在急速消失。扉旅汽车查阅最新财报显示,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57.96亿元,同比下降25.91%;归母净利润仅为2.80亿元,同比大幅下滑93.53%。其中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骤降至2916.6万元,同比暴跌99.23%,仅为0.29亿元。并且,这已经是自2023年第三季以来,上汽集团的归母净利润连续五个季度处在同比下行态势了。
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,上汽集团解释称,主要是因为燃油车市场下滑、价格战空前激烈,公司销售收入减少,毛利下降,现金流入减少。换言之,新能源转型“掉队”拖了不少后腿。
事实上,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,上汽的转型之路起步并不晚,然而结果却差强人意。
在新能源布局上,上汽曾推出的“飞凡”和“智己”两个品牌,由于内部竞争和市场定位不明确,飞凡汽车在独立运营后销量难以提升,最终与荣威品牌合并。而作为上汽集团的高端品牌,智己汽车的表现也不如预期发展的那般。2024年,智己品牌前10个月的销量仅售出47917辆,远低于同为造车新势力的理想、极氪等。
在智能领域,上汽则称得上是起了个大早,赶了个晚集。据悉,早在2016年,上汽就联合阿里巴巴、张江高科,推出了全球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,接入了淘宝、支付宝、高德地图等APP。但这套智能车机系统,主要搭载于燃油车,在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上,上汽始终慢了一步。
基于此,为了提振销量,曾经大谈“灵魂论”的上汽集团也不得不放低姿态,甚至喊出了“跪着做人”的新宣言。
如何破局
如今,随着上汽集团销量锐减,与华为合作又再次成为了一种选择。
而华为在车圈的战绩也是有目共睹的:其中,和华为合作造车后的赛力斯,不仅摆脱濒临破产的命运,市场表现更是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新势力销量冠军。赛力斯牵手华为的成功,让更多人相信“跟华为混有肉吃”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车企选择和华为开始产生关联,合作形式也越来越多样:东风集团旗下两大品牌——岚图、猛士官宣加入鸿蒙生态;一汽解放与华为在AI、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;长安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崭露头角。不仅如此,奇瑞、北汽、江淮也纷纷和华为合作推出智界、享界、尊界三大品牌,广汽传祺也于此前确认加入鸿蒙生态……
至此,三大汽车央企、四大地方国有车企都选择了和华为合作造车。甚至,“新能源一哥”比亚迪如今也和华为签署合作协议,旗下方程豹旗舰车型豹8将配备华为乾崑智驾ADS3.0。
众所周知,目前华为给车企提供了三种合作模式,分别有供应商模式、HI模式、智选车模式。而上汽集团可能不会选其中任何一种。根据目前流传说法,如果合作成真,可能会突破华为现有的合作模式,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径,并且不排除上汽集团将战略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的可能。
根据分析称,如果上汽对引望进行战略投资,一方面能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,重新夺回市场;另一方面,还能借助华为的技术力量,进一步加速自身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进程。简而言之,这既能解决了上汽智能化的燃眉之急,又能把握住了其“灵魂”。
事实上,在进入淘汰赛的汽车市场态势下,对于上汽牵手华为的“绯闻”,市场上还是喜闻乐见的,资本市场也给出了向好的反馈:11月以来,上汽集团股价累计上涨近37%。毕竟重登王座的斗志,远比打破“灵魂论”更为强烈。